1 2
邓州习氏祠堂
发布时间2020-06-23 16:52
浏览量:42625

 河南省邓州市习营村习思敬,是习氏河南分支的先祖,其后代多生活在南阳地区。因为,习仲勋祖父习永盛1876年南阳大旱,庄稼绝收,从邓州迁徙到陕西富平县。因此,河南邓州习营是习近平的祖籍。习营村习先祖思敬夫妻合葬墓所在地,建有习氏宗祠供后人祭扫。宗祠内设有习氏名人馆和习仲勋纪念馆,颂扬名人及其良好家风。

  hs1487.jpg

  习仲勋为邓州习氏第十七世。习仲勋的祖父习永盛(又名永生)是曾祖父习玉策的长子,配夫人张氏,生三子一女。清光绪四年(1878年),习永盛第一个儿子出生,清光绪六年(1880),习永盛夫妇又生一女孩,乳名大女。

    清光绪八年(1882年),河南南阳一带在历经战乱兵患和连年干旱之后,又遇水涝和蝗虫灾害,加之沉重的粮钱税赋盘剥,乱虐并生,人心慌乱。饥民纷纷扶老携幼,背井离乡。习永盛也肩挑一双儿女,与身背行李的妻子张氏一道向西北逃难而去。他们经陕西丹凤、商县,翻过秦岭,沿途乞讨,终在富平县淡村附近的南堡子一个黎姓人家暂时栖息下来。

 习仲勋,生于1913年10月15日。从小就受到良好家风家规熏陶,在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憎恨黑暗、向往光明、不畏强暴、勇于反抗的性格和尊老爱幼、正直朴实的美德。他九岁入学,十三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十五岁在狱中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是陕甘边区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。历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,关中特委书记,绥德地委书记,西北局书记,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书记等职。1952年8月进京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,九月任中央宣传部部长。1956年9月,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。1959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。1962年9月,因所谓“《刘志丹》小说问题”,遭康生诬陷,在“文革”中又受到残酷迫害,被审查、关押、监护前后长达十六年之久。1978年得到平反。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,受党中央委派,主政广东,率先改革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。

231300_1550243580531.jpg

    邓州习氏在十林镇习营村建有宗祠。

    习氏宗祠原来就有,文革中被毁。现今人们看到的,是习氏族人于2004年自发集资重建的,连墓地、祠堂,包括门前的临时停车场在内大约有两三亩地,其中将习氏先祖习思敬的坟墓圈起来,在墓前建造三座旧式瓦房。门前临时停车场有一亩地大小,东侧立一块两米多高的红色原型大理石,上面雕刻着2004年2月27日习近平写给习营村党支部、村委会及全体父老乡亲的亲笔回信信。书信的全文是:

    来信收悉。信中的字里行间,饱含着浓浓的故乡情谊,看后十分感动,在此,深表感谢。水是故乡甜,月是故乡圆。多年来我十分想念家乡,想念家乡的父老,但由于长期在外工作,对家乡的事情难以顾及,还望见谅。最后,遥祝全体父老乡亲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
hs1495.jpg

  宗祠的大门是窄小的一间柴瓦门楼,和豫南农村一般农户大门没大区别。门额上挂着由习仲勋夫人齐心题写的“邓州习氏”匾额,黑底金字;门前东侧立有两块方形石碑,一块是邓州市政府特立的习氏先祖习思敬墓标示碑,上书: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:习思敬墓。”另一块是邓州习氏简介碑,介绍了习营背靠八百里伏牛山余脉之灵山、南邻汉水支流堰子河的地理环境,和习氏先祖到邓州耕读传家640年的过往,以及这一枝习氏分支的概况。门前西侧也立有一块方形石碑,是习氏宗祠简介碑;院落正中一座三间不甚高大的红柱重檐灰瓦房(灰砖墙红门窗,大大的旧式窗户镶嵌着透明玻璃),是习氏先祖的享殿。大殿门额上有“崇德尚贤”的匾额,殿正堂悬挂着习思敬的画像,画像两侧垂挂着一副对联,上写:

    源寻习国追思敬,根植邓穰见功勋。

hs1488.jpg

    宗祠东侧为习仲勋纪念馆,西侧为习氏名人馆。习仲勋纪念馆里有习仲勋的丰功伟绩介绍、清光绪八年习仲勋的祖父习永盛离开习营迁居陕西富平县、习仲勋多次提到邓州习营为祖籍地的史实,及习近平同志2011年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专门讲到邓州是其寻根问祖之地等情况。其间,还有2004年3月2日,习近平为家乡十林镇题写的“祝十林镇家乡繁荣昌盛,越来越发达”的题词等;大殿后20米处为习思敬夫妇合葬大墓,墓高6米,周长38米,墓前有清乾隆47年石碑一通。两侧红墙内,松柏清翠,石碑林立。有祖碑、修谱建祠碑、修族谱序、统一辈分碑、捐资功德碑等。整个祠堂围有一人多高的龙形围墙,围墙上覆以旧式灰瓦,通体墙身刷了深红色涂料。院内院外竹木繁茂,麦田碧绿。


上一篇: 花洲书院
下一篇: 古城广场
热门推荐